據江蘇公共·新聞頻道《新聞空間站》報道:近日,10兆瓦級110米大型海上風電葉片在連云港成功下線,該葉片是全國已下線的最長風電葉片。
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,國內首艘運輸起重一體化深遠海海上風電施工船——“烏東德”號26日在江蘇南通順利出塢,標志著“烏東德”號塢內建造及安裝工作全部完成,正式轉入碼頭調試、系泊試驗階段,預計將于今年7月正式投運。
國務院近日印發《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(2022—2035年)》,提出強化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。加強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利用工作,建立風能、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、區劃、監測和信息統一發布制度,研究加快相關監測網建設。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開發資源量評估,對全國可利用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進行全面勘查評價。
5月26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公告稱,對行政規范性文件進行了清理,決定廢止《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辦公廳關于印發<風力發電場并網安全條件及評價規范>的通知》(辦安全〔2011〕79號)等6件行政規范性文件。
近日,從中國能建黑龍江撫遠分布式風電項目基地傳來好消息:去年10月份,用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研發、生產的420MPa級風電用鋼板,建設的風力發電塔組裝完成服役半年,運行穩定,得到用戶好評。
5月25日,由三峽集團投資建造的3000噸全回轉起重船——“烏東德”號在江蘇南通順利出塢,這是國內首艘“運輸+施工”一體化海上風電施工船。
2022年5月25日,金風科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整機仿真軟件GTSim獲得國際認證機構TüV NROD權威認證,成為亞洲范圍內首個獲此認證的風電整機廠商。
近期,臺灣省啟動第三輪風電市場拍賣,其中包含一項名為“九月之風”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,項目計劃容量超過1GW,位于新竹縣和新竹市海岸25公里處,水深70-80米,面積約125平方公里。
國際能源署4月發布的可持續復蘇追蹤報告顯示,截至今年3月底,世界各國政府為后疫情時代可持續復蘇已撥款超過7100億美元。比羅爾預計,受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,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將會繼續增加?!拔覀兛吹绞?、天然氣和煤炭這三種商品的價格都在上漲,這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面臨的重要風險?!北攘_爾說,“我預計,如果沒有積極、令人驚喜的因素影響,未來幾周和未來幾個月, 我們將看到油價仍將處于高位且波動較大?!?/div>
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,目前我國正在加快能源領域重大項目建設,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時有效拉動投資、擴大內需,促進經濟平穩運行。
國務院日前印發《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(2022-2035年)》?!毒V要》指出,加強海洋氣象觀測能力建設,實施遠洋船舶、大型風電場等平臺氣象觀測設備搭載計劃,推進海洋和氣象資料共享共用。加強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利用工作,建立風能、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、區劃、監測和信息統一發布制度,研究加快相關監測網建設。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開發資源量評估,對全國可利用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進行全面勘查評價。研究建設氣候資源監測和預報系統,提高風電、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精度。探索建設風能、太陽能等氣象服務基地,為風電場、太陽能電
近日,央視報道了《能源重大項目建設提速 促進經濟平穩運行》。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宋雯介紹:“我國能源在建項目進展順利,預計全年新增發電裝機2.2億千瓦,將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。
5月20日,國內首批海上平價風電機組在中國海裝江蘇基地完成總裝,開始交付。作為海上風電進入全面平價時期的第一面旗幟,機組的交付將有力加快推動國內平價海上風電建設和發展。華潤電力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浙江省蒼南縣東部海域,規劃裝機容量400MW,將安裝49臺中國海裝抗臺型海上風電機組。其中將批量應用的中國海裝H210-10MW海上風電機組,是全球率先批產的、200米以上風輪直徑、10MW以上級別超一類平價海上風電機組。
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績、新突破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億千瓦,風電、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3億千瓦,海上風電裝機超過英國躍居世界第一。新能源年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,可再生能源發展實現了“十四五”良好開局。
據悉,2022年5月19日: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(GWEC)最新發布的《全球風電供應側報告》,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在2021年的交付量創造了新紀錄。
報告指出,盡管有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,還有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物流的壓力,全球30家風電整機制造商在2021年仍然實現了104.7GW的新增吊裝容量。
中國風電新聞,風電,風電新聞,風電資訊,風力發電站,風電場,風能